翻页   夜间
百胜小说网 > 讲各朝历史,开国皇帝们破防 > 第142章 何为君子?辛弃疾也
 
【辛弃疾骑马向前,没走多远,他再次遇到了自己。】
【只不过这个辛弃疾是三十五岁模样。】
【身穿官服。】
【只是眼中锐气少了很多。】
【导致年少时期的辛弃疾再三确定,才认出是自己中年时期。】
【辛弃疾笑道:“你倒是穿的人模狗样,怎样?”】
【“经过这么多年的抗金。”】
【“沦陷的汴京是不是已经被收复了。”】
【中年时期的辛弃疾摇头。】
【辛弃疾皱眉再问:“那你这么多年在做什么?是你能力不够?导致了北伐没有成功?”】
【中年时期的辛弃疾自嘲一笑。】
【“自擒张安国回南宋,我还未被陛下任用为征战将军。”】
【“不过在我的治下,让不少老百姓过上了安稳的生活。”】
【“虽然事不顺遂。”】
【“但是我认为是时机不到。”】
【“终有一天,我会披甲上阵杀贼!】
【“我始终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。”】
【说完这些话的中年辛弃疾笑着消失不见。】
【紧皱眉头的辛弃疾继续向前走,想要找寻一个答案。】
【并没有要多久,辛弃疾碰到了老年的自己。】
【这一次,白发苍苍的辛弃疾主动开口笑道:“前一阵子,我和陆游聚了一回,当真是一见如故。”】
【年少的辛弃疾并不在意这些,问道:“现在的你,可在战场有所建树?”】
【白发苍苍的辛弃疾像是没有听到一般。】
【自顾自的说道:“陆游真是可惜了,无论是才华还是武艺……】
【年少的辛弃疾有些不耐烦道:“为什么要避而不谈。”】
【白发苍苍的辛弃疾,还在说他和陆游之间的趣事。】
【年少的辛弃疾怒道:“难不成你的初心变了!又或者你在战场上打了败仗?又或者……】
【白发苍苍的辛弃疾叹息一声。】
【有些浑浊的双眼,盯着年少辛弃疾坚毅的双眼。】
【他看到了鄙视,厌恶,以及怒其不争。】
【白发苍苍的辛弃疾突然情绪崩溃。】
【跌坐在地上,掩面嚎啕大哭了起来。】
【年少辛弃疾眼中的不屑和怒火,更加熊熊燃烧了起来。】
【曾几何时,他怎么成了这副不堪模样。】
【白发苍苍的辛弃疾突然仰头癫狂又哭又笑。】
【“我尽力了。”】
【“我真的尽力了。”】
【“自擒叛徒张安国回南宋后,我除了带人剿灭土匪外,根本就没有带兵打仗的机会。”】
【“仿佛一眨间的功夫。”】
【“我就已经白发苍苍,垂垂老矣。”】
【白发苍苍的辛弃疾道尽,从期待到失望。】
【再从失望到期待,再到失望的一生。】
【年少的辛弃疾听着这一切,久久无言。】
后世实时弹幕——
“辛弃疾,你已经做的很好了。”
“要是我的年少和老年时期相遇,想来年少的我,最是无法理解和鄙视年老的自己。”
“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山河。
只留下梦回连营,以及临死前的呐喊杀贼!”
“杀贼!杀贼!杀贼!”
“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。”
“宗泽:渡河!渡河!渡河!
陆游: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
辛弃疾:杀贼!”
“愿来世不负君。”
“一句可怜白发生,写尽了一生沧桑。”
“杀贼,渡河,天日昭昭……太多了,他南宋凭什么有这么有志之士啊!”
“估计辛弃疾临死前,也忘不了。
他23岁率50军,在金兵5万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壮举。”
“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!
失志抗金,一生未休。
临终前大呼:杀贼。
岁月悠悠,初心不改。
却未得始终,只有一腔肝胆留在人间,激励着后来人。”
“赵宋天下自太祖之后,还有谁有一统山河的雄图壮志啊!”
“怀才不遇的典范。”
“辛弃疾在我眼里,就是不得志的霍去病。”
“南宋窝囊到家了,当时那些有气节的人,临死都是意难平。”
“报国欲死无战场,栏杆拍遍悲断肠。”
“此去边关多歧路,烽火狼烟剑气长!”
“何为君子?
修身,养性,见贤思齐。
可否具体?
壮志,豪情,征战沙场。
可否再具体?
辛弃疾!”
“心中的意难平!”
“辛弃疾戎笔一生的无奈,都在诗词中。”
【辛弃疾提出的抗金策略,只因当时朝廷主和而不被采纳。】
【报国无门。】
【虽然辛弃疾也在朝二十年当官,但能让他一展报复的,也不过是剿灭当地的土匪。】
【戎马壮志的受阻,也让辛弃疾的一腔不甘化为了笔下诗词。】
【在后世华夏辛弃疾被称为词龙。】

【那他一生都作了哪些脍炙人口的诗词?】
【除了《青玉案·元夕》和《破阵子》外。】
【老子当年,饱经惯,花期酒约的《满江红·老子当年》。】
【想当年,金戈铁马,气吞万里如虎的《永遇平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。】
【却将万字平戎策,换得东家种树书的《鹧鸪天》。】
【《贺新郎》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。】
【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】
【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,上层楼。】
【为赋新词强说愁。】
【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,欲说还休。】
【却道天凉好个秋。】
帝王空间。
宋太祖赵匡胤是越看越气,一棍子打在逃跑三昏君的脸上。
“就是因为你们三个!”
“大宋成了耻辱。”
“也是因为你们,辜负了多少宋家儿郎。”
宋神宗怒道:“一个赵佶,一个赵构。”
“你们一个比一个能活。”
“怪不得先前后世人曾说过,要是把你们的寿命给哲宗,大宋就会是另一片天地了!”
“你们真是误我大宋!死不足惜!”
宋朝。
孝宗赵眘心中忐忑不已。
他是知道有辛弃疾这一号人的。
自从天幕披露了辛弃疾遗憾的一生。
孝宗赵眘就一直在想,会不会让辛弃疾遗憾报国无门的皇帝中,他就是其中一位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